首家专门为考生提供招生考生信息服务的门户网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高考咨询 >

【高考升学网】人工智能市场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

发布时间:2018-05-02 18:14 文章作者:高考升学网 点击量:

“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500万”“招聘人工智能年薪百万起”“全球人工智能人才仅两万多人”……人工智能人才紧缺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,数据展现广阔蓝海的同时,也引发记者的疑问,言之凿凿的供需数据是如何统计出来的,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人工智能人才?现实中,高校里的人工智能热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?就此,记者采访了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郭军,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、信息学部主任乔俊飞。

记者:如何看待媒体热传的“人工智能人才缺口500万”?

乔俊飞:目前人工智能的知识边界并没有清晰确定。当前,多个传统领域都在引入或发展人工智能理论方法及技术,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可能远不止500万。但就人工智能的核心研究领域来说,目前主要集中在信息领域和脑科学领域。媒体热传的人工智能多集中在信息领域,因为引发人工智能研究热潮的AlphaGo、同声传译等标志性进展都出自信息领域。

郭军:缺口500万只是一种说法,没有确切的依据。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,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功能包括神经网络和数学函数、各种系统的算法和架构、软硬件工具平台的发展、各类开发和应用等四个层面。所谓人工智能的人才就是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的人,不在于掌握哪部分,也不在于是什么专业出身。笼统地谈人才、薪酬没有意义,在不同的层级面临的情况并不一样。

记者:人工智能人才的供需有什么特点?

郭军:最核心的是做理论研究的,包括数学模型和算法。在第一、第二两个层面的是高精尖人才,大都在高校和研究所。多数就业岗位是在外围的三四两层,在平台上实现功能,这是本硕培养就能实现的目标。

乔俊飞:人类总想把今天自己做的事交给明天的机器去完成。在强大的市场驱动下,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远大于供给,特别在机器学习、人机交互、智能优化、智能决策等基础研究方面的顶尖人才匮乏,在模式识别、智能感知、自然语言处理、智能机器人以及自主无人系统等技术领域专业人才缺口更大。

记者:当下的用人缺口应该如何突破?

乔俊飞:国家应加强对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引导。其实,2003年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已经开始培养人才,但该专业一直设在计算机类下面,接受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,学科交叉体现得不够。人工智能类专业可以是多个本科专业从不同角度和维度培养人才,比如有侧重智能计算的,有侧重智能装置与系统的,还可以有侧重生物智能的等。

郭军:人工智能人才与专业人才都应当有融合意识。人工智能人才要主动把人工智能往专业领域里引导,专业人才应该主动把人工智能吸纳到自己的领域中去,双方都能一定程度地了解对方,才可以结合。人工智能人才独自做研发,深度和广度都有问题,双方不断切磋、融合,知识相互渗透、融合,才能够突破界限,所以双方都要了解对方。我们招的研究生本科阶段没接触人工智能,学几个月就可以做,因为这个平台很好用。行业、产业主要是应用外圈的知识,能够干活、设计系统、完成项目,各行业的人都可以学习。未来通识教育也会加入人工智能的内容,实现人工智能人才与专业人才的融通。

记者:从相关专业的招生和就业看,能感受到人工智能的热度吗?

郭军:以往北邮分数线最高的是通信工程,远远高出其他专业。但近两年我们注意到,学生学习人工智能的热情高涨。去年北邮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扩大了规模,同时又设立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。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,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方向录取分数都是最高的。

乔俊飞:北工大积极探索交叉复合创新人才培养,将信息类学科合并成立信息学部,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。目前,在学部里推行大类培养,鼓励各个专业设立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以满足学生需求。近些年,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招生都很热门,而且毕业生工作机会多,待遇薪酬高,显现出明显的优势。

Top